佛诞

fó dàn
相关笔顺
相关组词
词语解释

拼音:fó dàn
词条内容:佛诞是大乘佛教纪念和庆祝佛教创始人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又称“浴佛节”、“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历史上,由于各地历法的转换,依据不同佛经以及流传到不同地域形成的传统,可能在公历日期上差距甚大。大部份北传佛教国家地区,多少受到中国影响。于中国而言,其历法认为农历四月初八是最吉祥的日子,故一般把佛诞日定在这一天,但也有二月初八、十二月初八等说法。朝鲜、日本的佛教可说源于中国,基本上沿用了四月初八的说法。
简介;佛诞日佛诞是大乘佛教纪念和庆祝佛教创始人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又称“浴佛节”、“灌佛会”、“龙华会”、“华严会”等。
公元前623年,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在北印度,为净饭王之太子,天有九龙吐出香水为太子洗浴。因此典故,便有了庆祝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香水沐浴佛身,所以佛诞节又名“浴佛节”。佛诞当天,佛教庙宇都举行一连串盛大的浴佛仪式、庆祝活动,祈求佛祖福泽社会,消弭灾难,以及礼请法师开坛说法,说教论道。佛教徒都会在这一天回顾和学习佛祖慈悲的教导。
庆祝佛诞节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蒙古、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大部份北传佛教国家地区,多少受到中国影响。
把佛诞节列作公众假期的有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中国香港及澳门将佛诞列为假期;台湾及日本虽有此节日,但并未放假。
南传佛教地带则多庆祝卫塞节。
来历;佛诞日佛诞日是从求福灭罪的一种宗教要求传衍而来。中国东汉时仅限于寺院举行,到魏晋南北朝时流传至民间。
唐代以前佛诞的仪制已难查考,唐代流行的仪制,由于会昌法难已失传。现存唐《浴像仪轨》(见《续藏》第二编第九套第四册)是唐代僧人慧琳为了改革中国传统四册浴佛仪制,根据古印“僧园每日浴像”,结合偈、赞、密咒等所写出的构想,因与中国流行的仪制意义不同,没有获得推广。
史籍记载,宋代浴佛节这天,京城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所有尼僧都将佛像置以小盆中,浸以香药糖水,覆以花棚,铙钹交迎,捧往邸第富室,用小勺浇灌,以求施利。是日,人们还在西湖上作放生会,祝贺佛祖圣寿。湖面上白帆点点,春水碧波,游人竞相买来飞禽、乌龟、螺蛳放生。[1]
元代《敕修百丈清规•报本章》卷二的“佛降诞”条中,对浴佛仪制有了明确的规定并广为奉行,该条称:“至日(四月八日),库司严设花亭,中置佛降生像,于香汤盆内,安二小杓。佛前敷陈供养毕,住持上堂祝香云:‘佛诞令辰,某寺住持……虔爇宝香,供养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上酬慈荫。所冀法界众生,念念诸佛出现于世。’次说法竟,……领众同到殿上,向佛排立足。住持上香三拜…住持跪炉。维那白佛云:‘一月在天,影涵众水;一佛出世,各坐一华。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洒而四生润。’宣疏毕,唱浴佛偈。”(偈见如上《浴像功德经》)一面反复唱偈,一面让僧众浴佛,最后并以浴佛的功德回向于无上的佛果菩提。
明清两代的浴佛大抵遵行《敕修百丈清规》中的仪制,但亦有所删改,比如按照《敕修百丈清规》的规则,寺院在浴佛的当天,有煎“香汤”和造“黑饭”供众的习惯,而到明清时则渐不通行。
日期;佛诞日历史上,由于各地历法的转换,依据不同佛经以及流传到不同地域形成的传统,佛诞日在公历日期上差距甚大。印度部派佛教分裂后各有不同的传说,如大众部、一切有部、犊子部等以四月八日为佛降生日,而上座部系则以四月十五日(五月月圆日)为佛降生日。《大唐西域记 卷六云》:“菩萨以吠舍佉月后半八日,当此三月八日;上座部则曰以吠舍佉月后半十五日”。
依印顺导师在佛教史地考论中考证说:“二月吠舍佉,实为阴历三月十六日到四月十五日”,因此,吠舍佉月后半八日即是中国阴历四月八日,而后半十五日即是四月十五日。南传佛教传承的是上座部系佛教,以四月十五日即五月月圆日,定名为卫塞节,不仅是纪念佛陀诞辰,佛陀的成道、涅槃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
中国;蒙古族、藏族地区以农历四月十五日为佛诞日,即佛成道日、佛涅槃日,故在这天举行浴佛仪式。
汉族地区佛教在北朝时多在农历四月八日举行,后不断变更、发展,北方改在十二月八日(腊八节)举行 ,南方则仍为四月八日举行 ,相沿至现代,把佛诞日定在四月初八这一天。受汉族影响苗族的佛诞日也在农历四月八。
傣族的泼水节在傣历六月(夏历四月)举行,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就带有浴佛的性质。
亚洲其他国家;朝鲜、日本的佛教源于中国,佛诞节基本上沿用了农历四月初八的说法。
活动 ;佛诞节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宗教节日,但是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和求子在过去广为流行。
浴佛 ;浴佛农历四月八日僧尼皆香花灯烛,进行浴佛。浴佛的仪式一般是在佛殿或露天净地举行。浴佛的方式是在庙寺前置一小浴亭,亭内供释迦小像,旁贮浴佛水,佛水是药草煮炼而成,有甘草、百香草等,信徒每匀水淋佛,即饮之。 
庙会;一般民众在佛诞节争舍财钱、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出现各种庙会。
各地佛寺举行佛诞进香。在北方地区则传说农历四月十八日为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生日,即举行妙峰山庙会,南方地区龙华、九华、姑苏等地也均有盛大庙会。庙会期间还有堆佛塔活动。
斋会 ;斋会,又名吃斋会、善会,由僧家召集,请善男信女在农历四月八日赴会,念佛经、吃斋,由于与会者要吃饭,必须交“会印钱”。饭菜有面条、蔬菜和酒等。在浴佛节期间,人们要讨浴佛水。
节日饮食有吃“不落夹”,“不落夹”为蒙古语,是对粽子的称呼。还有一种乌饭,方法是以乌菜水泡米,蒸出后为乌米饭。这种食品本为敬佛供品,后来演变为浴佛节的饮食。当时还有放船施粥的风俗。
结缘;在浴佛节中还有一种结缘活动。它是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结来世之缘。民间舍豆结缘,寺院、宫廷也不例外。古时宫中要煮青豆,分赐宫女内监及内廷大臣,称作“吃缘豆”。
放生;佛教主张不杀生,在浴佛节期间则流行放生习俗。放生来源较早,宋代已有记载。古代有承美放生传说,民间有玳瑁放生等。
求子;佛诞日佛诞节当天,各地拜观音求子者也不胜枚举。《吉林奇俗谈》中说:“吉地白山四月二十四日开庙会,求嗣者诣观音阁,于莲花座下窃取纸糊童子一,归家后置褥底,俗谓梦能可操胜券。”山东聊城地区有观音庙,神案前有许多小泥娃,有坐者,有爬者,有舞者,皆男性。农历四月八日这天,不育妇女多去拜观音和送生娘娘,讨一个泥娃娃,以红线绳套住脖子,号称拴娃娃。有的还以水服下,认为这样能怀孕生子。泰山除供碧霞元君外,还盛行押子,即在树上押一石,拴红线,以求吉利得子。
陕西延安有一个清凉山庙会,祈求龙王降雨。同时设铡关,十二岁以下孩童腰扎草绳,手抱公鸡,先从铡刀下扔过公鸡,接着自己爬过去,俗称过关,从此年年平安,标志成年。
拜药王 ;在浴佛节前后,还有一些其他宗教活动,如庆祝菖蒲生日,农历四月十八解灾,以傩驱疫,请符治病,偶像治病等等。人们也积极崇拜药王,祭祀华佗、孙思邈。因受道教影响,也拜感应药圣真人,流行神捡药,进行采药活动。这些活动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从远古时代起就流行巫医,后来中医、中药有很大发展,出现不少名医,除上述者外,还有扁鹊、李时珍等。中医是解除民间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拜神求佛者,多半是为了解除疾病,所以庙会上也有不少卖药、治病者,患疾病看不好者,就习惯祭拜中医的祖师爷——药王、医圣。 
其他活动;佛诞节在中国的流传久远,因此也延伸出各种不同形式的节日习俗:
山西乡宁在柏山(后改在结义庙)集会,祭祀晋国大夫荀息,后改祭关公、张飞和刘备,会上争食油糕,又称油糕会。
民间传说牛王为神,各地都在农历四月八为牛过生日,称牛王诞。
浙江丽水有一种抢牛馒头风俗,也是祭牛的产物。牛是农民的宝贝,也是农耕文化的象征,因此把爱牛之心也带到节日里。
河南邓县农历四月八要祭瓜神马武,并展销黄瓜。
江南许多地方为了纪念孙膑、庞涓斗智,过乌米饭节,后来演变为敬佛做乌米糕。
天津过出鬼节,祭祀冤死亡者。
典故;释迦摩尼诞生像根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因为释迦族姓乔答摩,所以太子全称为乔答摩·悉达多。相传,太子生时就会走路,在走到七步的地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唯我独尊的“我”,并非指佛祖自己,而是教所有的人都要头顶上天,脚踏实地,尊重自己灵性的开示,掌握自己命运的锁钥。这位太子就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佛。正当佛祖讲话时,突然天雨花香、九龙吐水。因此,佛教将佛祖在无忧树下降生之日称为佛诞日。在这天有些寺庙的僧侣会用甘草茶做成浴佛水,也称“香汤”,仿效这种情景为释迦像沐浴,因此称作“洗佛节”。